早上手癢,想在工作前寫些快樂的文字,於是東想西想就想到了以旅行小故事來做為簡單的分享。然而旅行的範圍如此之廣,該如何著手呢?

滄茫眼神的對視

第一天抵達哈瓦那時,搭乘老爺車在街上呼嘯而過所見的街景。

週日那天在台北工作時,中午於散步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林蔭大道上,同行的夥伴提到了我之前到古巴去遊玩的事,立刻勾起了我潛藏的渴望,於是想到了這個現在要前往但可能會受到阻礙的國家-古巴。

滄茫眼神的對視

搭乘老爺車馳騁的體驗,實在是太美妙了~這部我們所搭的老爺車實在是美麗,車形酷炫擦的又亮麗,喇叭聲則是各種動物的叫聲,當司機一鳴按喇叭發出狗叫聲時,我們大家都笑岔了氣;但內部的裝飾就不用討論了,是你無法想像的簡陋,但這是有歷史原因的,是悲傷的歷史因素。

那天晚上,我們正由郊區搭車回首都哈瓦那,午後一場雷陣雨,高速公路上不少地方都積水了,還見得幾部車拋錨停在路旁只好駕駛人自己修理。美國長期與古巴交惡,許多民生基本物資無法由國外進口,這卻造成人民許多許多的不方便,甚至是大損失,同時也無法推進國家基礎建設的進步,所以他們的物品壞了,只好自己一修再修,找不到該有的零件,就自己重新打造類似的或四處搜尋相似的,因為一般人買不起新的物品,只好重修再製為自己需要的東西。有時真的不得不佩服在逆境中山不轉人轉的態度,我相信這也是逼不得已下的做法,旅行那幾天,在旅人視為浪漫街道氛圍下的讚嘆卻是他們苦悶的日常,旅人希望這份浪漫能持續延續,但生活其中的人一定也想嚐嚐資本主義的新鮮滋味。

滄茫眼神的對視

在最後一天市集中,我特地選了這幅畫帶回台灣,就是因為這晚的浪漫街景太令人深刻的記憶。

我們在小雨中下了遊覽車,今晚正準備市中心一家有名的餐廳用餐,這家餐廳之所以有名氣,是前段時間(以我們前往的時間來稱)美國歐巴馬總統曾造訪的地方,也是看到這新聞更加堅定我們前往旅遊的信心,所謂「擇日不如撞日」,在適當的時間前往變動因素高的地區,一直是幾年來我與愛人選擇旅遊地點的原則。下車後,當地導遊怕我們在雨中行走不方便,一直說要幫我們叫人力車,請車伕將我們直送至餐廳門口,但我們是真心拒絕了,能在雨中走在哈瓦那街頭,看看尋常人家的建築及生活是件再有趣不過的事了,因此我們三兩成群地往餐廳的方向走。

那時大約五點多左右了,家家戶戶漸漸點起燈火準備吃飯,從人行道走過開啟的窗戶時,總忍不住探頭看一下房子內的擺設,然而又不想太明目張膽讓居民看出我那探尋的眼神,又要顯得沒那麼在意與驚奇,同時又想看看街道上穿梭的人群都是誰,他們走往何處,所以眼球快速轉動的有點不舒服。

滄茫眼神的對視

走往餐廳的路上,路上也有趕著回家的民眾。

多數家庭的天花板是點著黃色燈泡,映到街道上的色澤暖暖地美極了,房子之間的間隔或內外遍滿了無法躲藏的電線,不知道這些都通往哪幾戶去了,但至少那段時間還沒有遇上停電的情形(從許多書本裡都讀到,古巴停電的情形是時有所聞的),家裡的爸爸們有些還在看報,有些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,有些則在聊天說笑,接近晚餐時間本就該如此放鬆;而他們半穿著鮮艷且寬鬆的衣服,想讓人忽略都很困難,他們略為棕色的肌膚讓人看了很想觸摸看看那亮澤的感覺,搭配他們的亮色系服裝正合適。臨街道邊的窗戶很大,光是窗框就由好幾道縱線與橫線交錯而成,家裡當然是沒有冷氣的,有電扇的情況也不太多,主要是以自然風為主,所以窗戶大才能有更多的空氣流動,屋內的人才能享受到涼風,加上今天午後下過雨,室內溫度應該涼爽許多;而窗框的間距很大,所以就不影響走過的人窺視內部環境的能見度。屋內的擺設多半簡單,電視、餐桌、椅子外,多半也會有沙發、簡單的櫃子,還有家庭的照片、侍奉的空間,少有華麗、誇張的飾物擺設。這是一般人家的生活,而我也只是一般人,自然是無法窺得有錢人家的家庭環境了,不過倒是在旅途中曾至景點見過過去有錢人的莊園生活,之後有機會再介紹。

滄茫眼神的對視

終於走到了用餐的餐廳,這位正是在地的導遊,他細致又誠懇的服務,深獲大家的好評。

就在行走時,見到屋內一位坐在餐桌前準備吃飯的太太,看不出來實際年紀,約莫50歲以上應該是有的,她穿著件橘色上衣,頭頂上的黃色燈泡將那份橘印的更為鮮艷,是我喜歡的那個亮橘色。路過他們家時,正好我也望向家內,與她對眼的同時,被她滄茫的眼神對上了,彷彿是把箭射在我心上,我正欣賞又讚嘆又開心地聊著這美妙又浪漫的街景,身為旅人的興奮是尋常在地人難以理解的,但我被這位太太略顯憂鬱又滄茫的眼神射住後,那份自以為的開心、浪漫好似是建立在她的無力、無有、無幻上,很明顯地窗框分隔了你我的實體,而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也立現地強調了你我,我有一段時間沈默了,我隨著隊伍走過了她,但我的心卻留在她的眼神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ca遇見世界!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